2024年6月21日下午,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在双创中心 615 会议室开展了课程体系重构研讨会。本次研讨会由常务副校长周校长主讲,教务处、学生处、工学院、商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通识学院的相关教学人员参与了本次会议。
周校长首先提出“我们为什么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”这一问题,引发大家思考。
周校长表示,人才培养方案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指挥棒,是学生能力达标的保证,反过来说,学生要达成什么能力,就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,由此形成了一个教学闭环。教师们应从了解企业及社会需求开始,根据行业趋势构建能力模型,根据各专业职业面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,最后按照教育部高职教学标准及教育教学规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。
周校长提出,每个专业首先都要明确其人才培养的岗位目标和职业目标。由于多个专业都可以满足某一个岗位需求,因此职业面向可以随着需求进行调整。而对于国内一些新兴专业的课程设置,可以参考德国的做法,将一个专业的核心内容分版块进行梳理,每个版块由一个基础知识点扩展到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,让学习过程从浅到深、由点到面,使学习内容更加全面。
周校长强调,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保持一致,是解决人才供需问题的本质。我校想要突破社会就业难题,就要运用好校企一体优势,将每个专业都对准雅迪及行业需求去开发课程,设置课程的思路应层层递进,一步一步地进行修改。在遵守我国教育部标准的基础上,我校可以借鉴德国的学习领域设置思路,先是分别列举学校与企业的学习内容,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课程模块编制,随后将中国的专业课程按照德国的学习领域进行重组。我们要先达到国家标准,满足国家需求,随后还要因地制宜满足当地企业需要。
周校长指出,要以任务牵引构建课程体系,把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,将课程设置顺序在满足教学规律基础上与工作流程相对应,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感受到所学知识与未来职业的联系。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领域的设计,能够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中,使学生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理论知识。同时,教学方式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,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,教师们应做到因材施教,形成个性化教育体系。
会议还进行了一系列专业性的探讨,相关教师们提出了目前教学工作中的疑难点,周校长针对这些问题逐一作出了解答。
本次研讨会旨在培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,指导教师理解德国学习领域,对专业负责人重构课程体系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指导性作用。
来源:教务处
文字:张艺莹
摄影:阳宇琦